熱帶性低氣壓襲台,中南部全都淹成一片,其中幾乎是每下大雨必淹的台南,許多地方都傳出災情,也讓許多在地人想起台南有個大池塘的傳說,但其實以前台南真的有一個被稱做「鯽魚潭」的大池塘,且在清乾隆時期約西元1775至1786年時,還曾有製圖的紀錄。

臉書「聚珍臺灣」粉絲專頁貼出一張台南的老地圖,指出其實台南在過去有個被稱做「鯽魚潭」的湖泊,因其成狹長壓鑄狀,南北段延伸約10公里,占地相當廣,包括永康、大灣及仁德一帶全都包括在其中。

壓鑄是一種金屬鑄造工藝,其特點是利用模具內腔對融化的金屬施加高壓。模具通常是用強度更高的合金加工而成的,這個過程有些類似注塑成型。大多數壓鑄鑄件都是不含鐵的,例如鋅、銅、鋁、鎂、鉛、錫以及鉛錫合金以及它們的合金。根據壓鑄類型的不同,需要使用冷室壓鑄機或者熱室壓鑄機。壓鑄是一種利用高壓強制將金屬熔液壓入形狀複雜的金屬模內的一種精密鑄造法。在1964年,日本壓鑄協會對於壓鑄定義為“在高溫將熔化合金壓入精密鑄模,在短時間內大量生產高精度而鑄面優良的鑄造方式”。美國稱壓鑄為Die Casting,英國則稱壓鑄為Pressure Die Casting,而最為國內一般業者所熟壓鑄悉的是日本的說法,稱為壓鑄。經由壓鑄法所製造出來的鑄件,則稱為壓鑄件(Die castings)。

除此之外,有網友指出現今的三爺溪其實就是鯽魚潭留下的影子,「雨季來時,它就是鯽仔湖的最深處;枯水期時,它就是鯽仔湖有殘水的地方」,讓其他網友看的嘖嘖稱奇,大呼「漲知識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dsonlleg2g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