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的安安正在牙牙學語,整天咿咿呀呀的發出聲音,父母工作忙碌,下班回家後覺得孩子很吵,拿出3C產品給安安玩,希望他安靜,有時則會不耐煩的發脾氣,安安對新奇的事物逐漸不會感到興奮,有需求和情緒時都用哭鬧的方式表現。幾星期後,父母察覺安安的情緒控制差且不聽從指令、我行我素,帶他到台北慈濟醫院兒童早期療育特別門診,復健科醫師轉介給臨床心理師許芳綺,經過相關評估與心理治療後獲得改善,父母也開始重視親子間的互動。

許芳綺臨床心理師表示,寶寶出生後,媽媽從每日吃喝拉撒睡來認識寶寶的天生特質,而寶寶也會回應媽媽,這種循環互動會建立「親子連結」,這是孩子發展出「安全依附」的重要基礎。大多數的母嬰關係都屬於「安全依附」,當媽媽暫時離開身邊時,孩子仍有安全感,能夠放心的玩,且可以讓陌生人接近,而情緒焦慮時在媽媽回來後容易被安撫。親子間建立安全依附的關係,有益於孩子將來的情緒控制、人際發展。

人際關係是由內向外發展的,孩子最先接觸的是父母,再來是其他家庭成員。若親子互動不足,長期下來可能造成孩子EQ較低,學習刺激少、學習速度慢,對新的事物不會感到興奮。遇到問題時出現挫折、焦慮、憂鬱的情緒,且缺乏耐心去嘗試解決問題,也不知該如何適當處理情緒。助聽器孩子的心情一直沒被同理,就會不知該如何同理別人,容易產生「反正你們都不懂我」的想法,以自我為中心,衍生行為反抗的問題。

孩子的EQ需要時間的累積與習慣的養成,雖然每個孩子的天生氣質不同,但是可以透過日常的練習慢慢建立起來,引導孩子表達或管理自己的情緒,讓EQ提升。

關於耳朵聽力受損這件事情建議要提早發現,人的身體隨著年紀慢慢退化,開始有一些聲響不太會去注意到,不過如果盡早發現對聽力是一大好事,不會因為需要仔細聽而過度使用耳朵,退化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像我自己家人在使用助聽器時,滿意度都很高,其中我媽自己在使用時,戴起來完全沒有異物感,也不會輕易掉出來,對於外觀跟造型上也不會太突兀跟醜陋,反倒覺得舒適跟方便,不過我們購買的是數位式助聽器,可以判斷辨別人聲,也提供藍芽等等功能。算是比較好的一款助聽器,價格當然也比較昂貴,不過家人還是認為這樣的助聽器耳機實用度跟方便性才夠,否則戴上了還因為怪聲音無法降造,或者缺少人聲加強,很難聽清楚對方講的是甚麼,或者配戴不舒服等等,這些狀況都有可能發生,如果因為考慮助聽器的價格預算節省這筆錢,可能會讓後續的使用體驗不好,畢竟這個助聽器可能要用好幾年,不好用的話肯定會很沮喪又不開心。助聽器推薦

助聽器價格

許芳綺臨床心理師建議,新生兒時期,不要以為孩子還小聽不懂,父母可以回應孩子的哭聲、笑聲,以簡單的句子與孩子對話,其實孩子能感受到大人的表情和音調;鼓勵爸爸主動陪玩,分擔育兒和家事,不僅能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也能減輕媽媽的育兒壓力。

進入學步期,孩子已經能聽得懂簡單的語言,讓孩子試著說出自己的情緒,練習用語言表達取代哭鬧。帶孩子多探索、嘗試不同事物,在安全的範圍內溫柔、堅定的放手。入學後,建議父母每天抽出5-10分鐘,與孩子聊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一起討論如何解決情緒、人際與學習上的問題,若孩子還沒準備好也沒關係,穩定的時間與空間留給親子互動,有助於提升良好的親子關係並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許芳綺臨床心理師提醒,家庭環境很重要,隔代教養的家庭,父母更應把握與孩子短暫的相處時間。此外,家中的氛圍、父母間的相處,都是孩子學習表達情緒的範本,父母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執或出現負面言論。當工作壓力太大時,可先尋求其他的支持力量,例如朋友、親子團體聚會等,抒發心情。假使孩子的情緒真的很難被安撫,一哭就停不下來,或是攻擊其他小朋友甚至傷害自己,建議到兒童早期療育特別門診進一步評估與治療。

選配助聽器還該注意哪些事情呢?一般成人,例如年紀較長,大於六十歲以上,其手的細部活動幾乎不夠靈巧時,我們都建議選配耳掛式助聽器,畢竟助聽器的單價一個都需要兩萬~五萬元新台幣之間,越貴的助聽器其功能也就越好,規格就更多。例如在噪音中較易聽清楚語音或有方向性助聽器…等等,至於重度以上聽損的人(聽力約超過90分貝以上),也都建議選配耳掛式助聽器(包括0到12歲的小孩),一來因為中國人的耳道比較小,二來因為老年人跟小孩手部的靈活度不夠,所以還是建議選配耳掛式助聽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udsonlleg2g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